在前些天查百度指数的时候,发现“专业就业前景”这个词一直是热搜。回想自己当初高考之后报专业的情景,对这个问题还确实是一头雾水,一无所知。我相信经历过填报志愿的童鞋们很多都是和我一样,糊里糊涂的就报了某某专业,然后糊里糊涂的就过完了大学,然后糊里糊涂的就找不到工作或找了不对口的工作。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有必要深究一下的。
今天我们不研究到底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我们来讲一下怎么去选专业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的问题。接下来,你慢慢体会。
我认识一个朋友,我们都叫他“年年”。
年年是一个挺壮的男生,但是,没有想到他大学最后选择的专业是——护理。一个挺小女生的专业。
当时,我们一群人都很不解,这么一个小女生的工作,让一个有130斤的“壮汉”去做,想想这是一个多不协调的画面。
但是,没想到,大学过了半年,年年的成绩却是最优秀的。后来,年年对我说“因为我喜欢呀!”。
对呀,因为喜欢,没有理由,不需解释。
然而,与他相反的也是我的一个朋友,那个人——是我!我大学的专业,是机械。准确的说,我从没想过我会和“机械”连在一起。对于机械,我没有深刻去了解。也没有细致的分析自己的兴趣,只是因为当时候大家都说这个专业吃香,为了所谓的“未来工作”,我选择了这个专业。以至后来成绩平平,也只是能不挂科的水平,没优秀可言。
再后来毕业了,我经历的工作没有一份是和机械有关的。
因为喜欢,所以,你愿意努力,你愿意为它付出的多一点。
如果,你是一个吃货,那么,因为喜欢吃,所以,你会为了它努力一点;如果,你是一个旅游者,那么,因为喜欢风景,所以,你会为了它勤奋一点;如果你是一个时尚者,那么,因为喜欢Fashion,所以,你会为了它奋斗一点。
因为喜欢,所以,我们愿意付出,愿意等待着回报,即使它遥遥无期。
上了大学,我们过滤掉了束缚,开始了自己的日子。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无疑是一个“不荒废”的好办法。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们会发现,原来,奋斗,勤奋,努力,即使没有回报,也心甘情愿的付出。
专业这码事,没有好与不好,不能以前景论优劣。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中国有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老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学含义,就是告诉我们,一个年轻人在人生开始阶段所作出的一些选择,对于一生的重大影响。
而随着现代社会,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的融合,现在的社会现实是:不仅女生怕嫁错郎,男生也怕娶错了媳妇,而男女生则都怕选错了专业。
选择了不合适的专业的感觉,就好像和一个你不爱的人结了婚,入了洞房。
对于男生来说,揭开盖头,发现后面等着你的,你的后半生女主角不是秋香,而是如花,这怎么办?对于女生来说,就好像上错了花轿,是发现闯进自己闺房的如意郎君不是至尊宝,而是猪八戒。
这种环境下,大多数同学可能也只得将错就错,两眼一闭,权当全天下的雌性/雄性动物都一样。
又好像你兴致勃勃地要去做某个电影的主角,却突然发现自己走错了片场。
自己擅长的是武术套路八卦拳,准备好了和甄子丹交手时,但发现提词板上写的片名是《花样年华》。
关键时刻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
当然,一时的失望可以忍,但日久天长,当一次次的愤懑与无奈逐渐磨穿了你的意志力,当你在深夜惊醒,想起后面还要辛苦面对,那看起来无穷无尽的时光。
“不爽啊!”、“纠结啊!”、“简直了!”...
没有勇气彻底断舍离,所有的选择就只能是一错再错。
假如你找大学里对自己专业不满意不喜欢的同学,问他们对自己专业的看法,把他们脸上的表情拍下来;
然后去民政局的离婚登记处,找那些天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难以忍受对方的情侣,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婚姻生活和性生活;
然后你再去医院的肛肠科,采访一下那些十年以上病史的长期便秘患者,
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这三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群,脸上的表情竟然是惊人的相似。
其实,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专业志愿选择身不由己。
从一百多年前,进步的婚姻观爱情观开始改造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很少有年轻人像传统封建礼教时代的人一样,凭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个自己根本不认识的人结婚承诺一生了。部分同学的专业选择,自己毫无话语权,完全是顺着家里的意思来的,有的同学家里还因为不同的亲戚意见相左而闹出了家庭矛盾。而我们的父母长辈受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所限,往往压根不明白那些专业的真正含义,再加上对于自己孩子未来发展方向近乎于偏执的控制欲,选出来的专业,往往是和我们实际的能力和喜好南辕北辙。
小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当时高考发挥失常,不仅离一开始的目标学校——山大还差着四十多分,连一本线也没上,开始定的的保底学校——山师也进不去。
然后他就不得不从学校发的那两本大部头里,那一大堆二本学校里找来找去,最终确定的第一志愿是——福建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当时山东省高考报考时只能报一个第一志愿,还没实行平行志愿的制度)。
而他这样一个之前没踏足过长江以南的纯种山东人,去几千公里之外的大胡建去上学,这件事显然吓坏了他妈。
劝服不了他,就一哭二闹不让他消停,又发动全家一堆舅舅叔叔婶婶之类的亲戚劝他换志愿,发现还不奏效,甚至把他八十多岁的奶奶都搬出来了。
正好那年夏天福建连续来了好几个台风,大雨带来的内涝把福州的铁路公路对外交通都瘫痪了,
他奶奶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新闻,再听了身边亲戚添油加醋的汇报,真的以为福建是个动不动就能晴天刮起个龙卷风,满地都是传销团伙和人贩子的蛮荒之地,她唯一的宝贝大孙子去了估计就回不来了。
他实在受不了他们连环轰炸的心理攻势,最后绝望举了白旗投降:不论选学校,选专业,他完全不管了,你们愿填什么填什么。
现在想来,他当时也是十几岁年轻气盛,这种反应一点也不理智,不懂得谈判和妥协的艺术。
如果他能放弃对于地域和院校的选择,但坚持底线是自己决定报什么专业,结果会比后来好得多。
他妈听说学计算机赚钱多好找工作,就第一第二志愿基本全报的是省内院校,专业全是她觉得和计算机搭边的。
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S),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甚至还有电气工程.....
她并不知道,这些专业虽然听起来名字相近,但实际上一点都不一样,有属于理科的,有属于工科的,还有属于管理学的。
最后的那个电气工程,搞的东西压根和计算机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发电机,电网和变电站...
而他出于愤怒之下,也不管不顾,听任她们乱选。
最终,他就被山建大的信息管理专业录取了,考虑到当时选的还有电气工程这种要在电线杆上爬上爬下搞维修的专业,这样的结果实际上已经不算坏的了。
而这次违心的专业选择的恶果,最终也得由他自己来承担。一个高中时数学都天天不及格的理科学渣,进了课程和编程,数据及算法关系非常紧密的信息管理专业的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他们学校没有挂几科就劝退的规定,他挂的那些高数和编程类的课,估计早就够被踢回家好几回了。
多年之后,当他偶然读到一本描写民国时期包办婚姻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被家里长辈逼上花轿的女学生,自暴自弃最终堕入风尘,他却发现她的心境,竟然和大一时的他几乎完全一样。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味道,就是这样的苦涩。
就在我们身边,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高考报考选择专业时,其盲目程度简直就是瞎子摸象,几年以后让他本人来回忆,都会觉得自己脑子一定是被门挤了。这些同学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却因为一些莫名其妙地原因稀里糊涂地就入了坑。
有的信了自己学校的某老师,或者家里的表哥表姐“这个专业单位抢着要,工作不用愁,大师天天见,院士满地跑”的说法,成功被拉进苦海。
但当发现专业的现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时,他们的说法就变成了“啊,我说过这话吗?你一定是听错了吧”或者“我就是给你提个建议,关键拿主意还是在你”;
有的妹子选择法律专业因为看了《何以笙箫默》,被钟汉良的脸倾倒了,等到进了法律的坑才发现,学法律的男生完全不是何以琛那个样子;
有的在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时,想的是:就算将来找不到工作,自己就租间门头开家店给人修电脑吧, 还和所有的同学说,以后你们的电脑被我承包了。然后来到大学,发现这个专业好像不学修电脑;
甚至我大学隔壁宿舍还有个哥们的志愿,是求了他们镇一位特别灵验的算命先生的签选出来的。鬼知道这年头的算命先生,怎么也与时俱进到竹签上不列天干地支,反倒写中文英语计算机了。
当然,更多的同学是因为调剂而被硬塞进了他们一开始就没选,也毫无了解的专业的。
每个进了坑的同学,在回忆自己为啥跳进来时,都是一脸“啥都别说了我想静静”的表情,而你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选专业脑子进的水啊!
什么是大学?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每个人都知道大学这个词,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会去深究它的含义。在我看来,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和研究中心,而且也应该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同时它还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大学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会与人交流,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优秀的人同行,度过一段我们最美好的时光~
很多人把大学阶段的学习简单理解成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在这之外的很多东西,以至于毕业时发现自己依然缺乏在社会生存的手段。“名牌大学生”、“海归留学生”找不到好工作多了去了!
在亚洲人看来,有大学的学位是进入或者维持在较高社会阶层的唯一办法,同时也是获得体面工作和收入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德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问问他们是否一定要上大学,那么很多人会给你否定的答案,因为在他们看来,上大学是他们进入某些职业(律师、医生、工程师)必不可少的途径,但是并非从事所有的职业都需要上大学(工匠、厨师、酿酒师等)。
大学的目的只是培养有识之士,而不是教授谋生的手段。大学的教育应该远离今后的职业和谋生的技能而传授知识和经验。而且学生们要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知识来改变社会。如果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在社会责任感方面能够体现出比他人更强的地方,那么可以相信当他走出大学后,会比那些单纯成绩好的人更容易成为社会的精英。
其实商业的本质就是用更少的劳动为更多的人服务。说白了,其实是为这个社会而服务!
从小认真读书的我们,无比期待长大后的自己,应该是厌倦了每天读书,放假补课,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原因,所以才会憧憬未来的自己吧。但是长大了,考上大学了,却真是如此吗?
大学,欺骗了多少人,浪费了多少人的青春……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上了大学才知道原来我们都长大了,不再是高中生了,也有了可以伪装的放肆了,你不知道我的过去,每个人都有过去了,然而谁也不认识谁了。大学,可以不用按部就班的上课了,翘课也变得有同伙了,吃饭逛街唱歌变成家常便饭了,就连期末考试也有60分万岁的说法了,我们挥霍着属于我们最好的日子,本来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曾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我们变得什么也记不得了,曾经的高考数学题现在也解不出来了,本来就解不出多少。
终于大学毕业了,你开始迷茫了。
你开始抱怨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真是大错误,当初选择这个学校就不对,当初我就不应该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你开始把一切都向外堆,一点自己责任没有,不敢直视自己一切不足,自己就像个局外人。然后你迷茫了,这世界这么大,你何去何从呀……
在大学你面临的不仅仅是课业压力,你也要面对社会压力,你所经历的都是要为以后铺路,所以在大学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是多么的重要,我说这些并不代表所有的大学生都这样,但是最起码绝大部分没有这种经历,面对社会是胆怯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大学生有的是。你不敢迈出去社会的第一步,你不敢去真正的走向社会,你你才发现原来找工作是多么难。
难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并不是这样。当你毕业了,你才会发现,一切的一切才刚刚开始。你所学到的东西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价值。什么专业,都是扯淡的东西。社会才是大学生真正要去的地方,校园终归是校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有一些领域,一些行业正是最需要得到发展的。比如时下人们对美的追求,使跟设计,绘画有关的领域和行业得到的迅速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设计类,艺术类专业会变得比之前更加受欢迎,就业率和就业前景会提高。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有工具,有人帮他们过滤掉一些无用的信息以及更高质量地获取他们想了解的信息,与之相对应的。跟文字编辑,文案写作相关的专业会得到重视,就业率和就业前景将会得到提高。
然而,以上的因素,在你选择大学专业,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都不应该作为参考指标。按照目前的经济水平,大部分人早已经不用担心温饱问题,已经没有生存威胁。所以,单纯的就业是不必担心的。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就业。
所谓高质量,指的是能满足我们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甚至是自我实现需求的工作。而能够达到以上目的的工作,应该是我们感兴趣的,又有能力做的。而能力,是我们在大学期间需要学习的。现在,报专业需要考虑的,是兴趣。
在国内,我们的视野变化过程是这样的:从小学到初中,随着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我们的视野逐渐打开。到了高中,因为面临高考的压力,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我们的视野其实是不变的,相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就相当于我们的视野在变窄。所以其实我们根本不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大家可以读一下我之前出的一篇文章《为什么高考结束后80%的人都不会填志愿?》。
现在的问题变成了:我们要打开我们的视野,寻找我们的兴趣。而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接触很多的事物,涉足很多领域,这个过程是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在急需做出选择的现在,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为了缩小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霍兰德职业测评,MBTI性格测试等。从我们的喜好,性格特点,处事风格等行为倾向中找出我们喜欢的领域。
认识自己和发现自我的这个过程,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只有你自己才最了解你自己!
以上。相信你已经知道应该怎么选专业了。祝你能够如所愿。
文章出自:https://www.zuifengyun.com/dayi-20170227.html 版权所有,除注明外皆为原创。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醉风云立场。
这个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来确定的
我感觉选错专业
感觉自己大学专业选错了
拜读大侠博客,感悟人生道理!
从来都是考虑什么好就业,而不是考虑我喜欢做什么,而这也是很多孩子被迫选择理科的原因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选择自己喜欢的,才能真正投入其中。
专业可能会伴随人未来职业的一生,要慎重考虑。
选择专业真的很重要,以我个人感觉还是选择冷门的,毕竟热门的专业以后竞争也大。